转自《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2日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尤其是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深刻揭示了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本质属性和科学内涵。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这为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弘扬教育家精神统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师队伍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日趋合理、素质不断提高,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站在我国教育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上,建设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必须科学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一是从规模需求看,如何建设一支适应小班化个性化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二是从结构需求看,如何建设一支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三是从层次需求看,如何培养更多本科、研究生层次的优秀师范生,建设一支高层次教师队伍;四是从质量需求看,如何建设一支满足立德树人和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既源于千百年来一代代师者的优良传统,又是新时代一大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身上拥有的高尚品格、崇高风范、卓越精神的集中概括,已成为新时代广大教师必须践行的共同价值追求。要回答好上述四个问题,就要把弘扬教育家精神作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任务,用教育家精神统领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实施策略,把教育家精神纳入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标准、融入教师教育教学全过程。
以健全教师教育体系保障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加快造就支撑教育强国的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要强化“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政治保障,关乎教师队伍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成效如何等问题,是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保障。二是坚持优先发展教师教育。优先发展是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教育改革都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优先事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优先支持战略地位。三是坚持教师教育的公共性。公共性是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根本属性。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通过国培计划、特岗计划、优师计划等一系列教师教育公共政策,重点支持、发展中西部地区师范学校和师范专业,加强偏远地区乡村教师教育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了城乡间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要强化“三个体系”。一是国家教师培养体系。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探索,我国形成了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以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以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这一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突出师范院校的主体地位,强化高水平综合院校的积极参与,坚持与中小学校共同培养,并要求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国家教师培训体系。以2010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为标志,经过十多年努力,我国形成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组成的五级联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在职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国家教师教研体系。要制定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标准,加快县区教研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实做强校本教研工作。
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要强化“三个质量保障制度”。一是师范专业认证制度。师范专业认证是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质量保障机制,要以其为抓手办好一批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改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课程,探索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二是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当前,非师范专业学生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不要求考生进行系统专业学习和教育实践实习的做法,削弱了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降低了教师职业的入职门槛,不利于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加快改革教师资格制度,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逐步将修习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三是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制度。要适当提高中小学高级教师岗位设置比例,促进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均衡设置高级教师岗位,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条件和评审机制,用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制度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长期躬耕教坛、潜心育人。
以深化综合改革推动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加快建设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必须深化教师队伍综合改革。
以落实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地位为核心全面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做到“三个切实”,即“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切实做到“三个优先”,即“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而落实“三个切实”必须做到“三个倾斜”,即教师编制资源、教师岗位设置、教师待遇保障向基层倾斜。
以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一是优化调整师范院校战略布局,提高教师队伍供给能力。要对我国师范院校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强化部属师范大学引领,实施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计划,打造建设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核心力量。同时,大力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二是以提高教师职业胜任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强化见习、研习、实习教育环节。三是全面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包括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课程开发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良好师生关系建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德育能力、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和教育数字化能力等。
以健全教师待遇权益保障体制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要继续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切实落实《教师法》确定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要求。同时必须维护教师职业尊严,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
以教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支撑力。承担教师管理职能的编制、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合作治理,明确教师管理职能,优化教师管理机制。要优化教师队伍管理政策,增强教师队伍管理的系统性、针对性。要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尊重学校用人、绩效工资分配、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评价自主权,释放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推进家长、社区共同参与学校治理。
(作者:张志勇,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