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8日
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校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原创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拓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内涵,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与方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逻辑生成,不仅在于“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更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以及发展“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的时代要求。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必须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认识到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立关系,新质生产力也绝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其关键在于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论,“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利用当地科研创新平台,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质生产力,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创造动力。
精准聚焦区域重大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突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结构整合,着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关键领域重塑,更在于与区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衔接。
以四川省为例,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其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条件和资源禀赋。四川省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形成地和承载地,拥有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有普通高校137所、科研院所369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5个、国家大科学装置10个。近年来,四川省在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的建设中推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六大优势产业得到加速发展。在构建富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既要立足四川所能,更要聚焦新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等区域国家战略。
一要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围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二要着力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大力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支持人工智能、卫星导航、信息安全、智能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全力保障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三要始终坚持将绿色作为发展底色。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肩负重大使命,应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强化区域联动、链条互动,着力构建绿色低碳高效产业集群。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高校担当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科技、人才、创新,归根到底是教育。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是人才培养中心,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战略支点,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为高校变革提供了动力源泉。因此,高校应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在科技赋能、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有大作为、有大贡献,从而践行高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责任担当。
高校就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进一步激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的更好实现。一是优化学科设置。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及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学科体系布局,夯实基础学科,做优交叉学科,瞄准新兴学科。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以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素质、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为导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育人,大力培养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型人才和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近年来,学校聚焦国家战略急需领域,相继成立了国家原子能机构核环境安全技术创新中心、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绿色工业过程碳中和研究院,推动核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碳中和等领域人才培养创新,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谋划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大力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三是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通过综合改革充分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引导科研人员聚焦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卡脖子”问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营造鼓励创新、协同攻关的良好氛围。
(作者:杨俊辉 系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