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教育报》2023年11月2日
教育强国建设·大家谈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北大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备了和世界一流大学同台竞技的实力。在新征程上,我国高校应瞄准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在推动高等教育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一、从大到强,关键在创新。要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教育领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之路。教育领域的创新,有几个要素至关重要:一是积累。教育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这种创新环境的塑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就高等教育来说,这种积累需要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让学者从琐碎的事务中摆脱出来;需要融洽的交流,增进知识和思想的交换;需要恒久的耐心,不仅是学者的耐心,还有管理部门的耐心,才能久久为功。二是视野。坚持纵向自省、横向比较,既要分析审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也要学习借鉴世界高等教育的建设经验,从历史视野、跨文明视野中认识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保持对教育创新的探索之心。三是问题导向。要有热的心和冷的头脑。有热的心,才会有了解人类和世界的动力;有冷的头脑,才会提炼出时代问题,并寻求破解之法,做到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四是使命感。有了使命感,创新就有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这个正确轨道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高等教育的时代重任,推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各方面创新。
二、从大到强,基础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这一辩证法,既要促进学生学以成才,更要推动学生学以成人,把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作为重点。
为此,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需要来建设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思政育人体系上下功夫,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要把“强基计划”“拔尖计划”等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办出特色、办出高质量,围绕系列“101计划”等改革教学模式,为国家提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输送优秀人才。要加强对相关人才培养计划的统筹,结合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从招生录取、培育过程、本研贯通培养等环节做好一体设计和全流程管理,使优秀学生在各个阶段更好地紧密衔接、稳步成长。
三、从大到强,路径在结合。一是一般教育规律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这是普遍性;“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特殊性,把两者结合起来,抓住办学的根本,我国高校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二是国家战略和高校特色、优势相结合。服务国家战略是我国高校必须始终坚持的办学导向。在此基础上,高校应把国家战略和自身优势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做自己能做好的事,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说话。三是科技与人文相结合。在重视科技的时代,人文的向度更应该得到强调。缺乏人文关怀的科学工作也许会把人类带进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同样,缺少科学向度的人文研究也很容易脱离这个变化的时代。四是主体性和国际化相结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要从“跟跑者”“并跑者”逐步成为“领跑者”,很多工作就不可能照搬国外经验,必须结合国情、校情创新办学模式。同时,我们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办学道路,仍然要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多找一些参照系来审视自己,坚持向国际顶尖水平对标、向世界最前沿发力。
四、从大到强,源头在理念。建设教育强国,要在教育理念上不断更新、充实和完善。一是兼顾当下与长远。要牢牢把握教育的先导性、引领性作用。既要面向急需,在教育资源布局、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也要着眼未来,分析科技、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看到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动向,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征,加强基础研究,瞄准学科发展前沿进行前端布局。二是平衡“有为”和“无为”。从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看,在教育理念上应关注以下方面:第一,教育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业,要摒弃片面重视“即时效应”的功利观,形成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第二,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教育生态、培育教育文化、培养时代新人;第三,教育有突出作用,但教育不是万能的,建设教育强国应遵循教育规律,既要在发挥教育的功能和使命上重点发力,也要找准教育和其他领域的连接点、结合部,形成紧密衔接的体制机制,促进教育和其他领域共同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北京大学副校长 王博)